杞梓实训 | “相分离&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实战班:理论深度结合实操【第1期】圆满落幕!

2025-11-04

IMG_256

培训回顾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由粒曼生物联合华中师范大学王亮研究员团队、相分离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蔡司显微镜平台及MaxCyte电转仪厂家共同打造的“杞梓实训 | ‘相分离&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实战班(第1期)” 在武汉光谷生物城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临床及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及青年科研人员,围绕相分离与基因编辑两大前沿领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理论与实操深度教学,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科研思维与技术实战的“双料盛宴”。

IMG_257

 

前沿理论:解锁技术密码

本次培训的核心亮点之一,是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线专家阵容,他们不仅深耕领域多年,更具备丰富的实战与教学经验,为学员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深度分享。

王亮 研究员   | 华中师范大学

作为长期致力于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研究的领军者,王亮研究员以其发表在《Nature》、《Molecular Cell》等顶刊的扎实工作为基础,为学员系统梳理了相分离从概念溯源、核心原理到研究技术等全链条知识体系。学员们系统学习了从体外重构到活细胞成像,再到功能和机制验证的全套研究策略和关键技术。

IMG_258

陈豪 应用工程师   | 蔡司显微镜平台

拥有丰富光学显微镜经验的他,为学员们揭开了共聚焦平台在相分离研究中的多维应用。从多色成像、3D重构到FRAP(荧光漂白后恢复) 和Interactive Bleaching(交互式漂白) 等高级功能,他不仅讲解了原理,更通过大量实例(如体外DNA聚合物、囊泡蛋白招募等)演示了如何利用先进成像技术捕获动态瞬间,解决“看得见、测得准”的关键问题。

IMG_259

文也 实验室负责人  | 粒曼生物

拥有8年以上细胞基因编辑经验,是国内首个高通量基因编辑平台的搭建者之一。她从宏观的CRISPR技术讲到微观基因编辑方法与案例,带着学员们学习了基因敲除、基因敲入、点突变、CRISPRi与CRISPRa等技术,为学员揭示了如何实现高效率、高通量的基因编辑。她分享的宝贵经验,直击科研人员在项目起步阶段关于实验设计、效率优化与质量控制的核心痛点,提供了从“会做”到“精通”的关键指引。

IMG_260

何争诚 博士  | MaxCyte公司

何博士带来了电转平台在难转染细胞基因编辑中的突破性应用。他详细解读了MaxCyte平台如何赋能从免疫细胞(T、NK)到干细胞(iPSC、ESC) 等多种重要细胞类型的高效递送,并分享了基于该平台的全球首个CRISPR/Cas9编辑细胞疗法(CASGEVY) 等重磅临床案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路径。

王海燕 技术支持    | 相分离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作为“一站式”相分离研究服务的专家,王海燕老师系统性地为学员勾勒出 “从一个想法到一篇顶刊”的完整研究路线图。她从生物信息学预测、体外体内验证,到高分文章案例拆解(如FOXM1在肿瘤中的相分离机制),一步步引导学员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执行、可发表的科研课题。

洪香娜 高级技术支持   | 粒曼生物

作为专注基因编辑技术5年以上的实战派专家,洪香娜老师深入讲解了CRISPR/Cas9介导的内源基因标签(Gene Tagging)与邻近标记(TurboID)细胞系的构建策略与应用。她结合大量服务案例,重点分享了如何将相分离研究与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交叉融合,构建新一代的细胞模型,为解析相分离的分子机制提供最前沿的工具。

 

现场实操:把理论落到手上

在第二天的实操课程中,学员们在实验室里跟着导师沉浸式学习,将理论知识化为看得见的实验操作:

  • 基因敲除实验:在细胞实验室里,从RNP(sgRNA和Cas9体外混合形成复合物)电转的实验操作、单克隆制备及自动化拍照到KO PCR检测及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让基因编辑理论“看得见”。
  • 相分离体外成像实验:从蛋白质相分离的重构与观察、荧光恢复与液滴融合、活细胞内相分离的捕捉到细胞动态与数据解析。


细胞实验室教学中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 “理论+实操” 的模式,真正解决了他们“听得懂、不会做”的痛点,一位学员总结道:“这两天的学习,把我们过去零散的知识点彻底串联了起来,为后续独立开展研究注入了强大信心。”

分子及质检实验室参观中

WB自动化设备咨询中

培训的精华,不仅在于讲台上的倾囊相授,更在于大家之间的思想碰撞。每节课尾,学员们都会根据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和讲师展开深入的探讨。即使在茶歇时刻,大家三五成群,一边补充能量,一边交换着联系方式与研究心得。

这种“零距离”与专家和同行交流的机会极为宝贵,许多困扰许久的“卡脖子”问题,在轻松的交谈中茅塞顿开,真正体现了“小班教学”的核心价值。

基因编辑实操教学中

 

未来培训预告:持续深耕前沿技术

在第一期培训圆满成功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响应学员反馈与科研需求,计划推出后续专题培训(计划:2026年元旦前后),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深度与应用拓展:

  • 杞梓实训-第二期:液液相分离研究“理论+实操”培训
  • 杞梓实训-第三期:原代免疫细胞及iPSC细胞基因敲除“理论+实操”培训班

这两期培训将继续由粒曼生物科技联合行业专家团队打造,延续“小班教学、理论结合实操”的特色,为学员提供更垂直、更深入的科研赋能。敬请关注后续招生通知,期待与您在下一场科研盛宴中再相遇!

“杞梓实训”培训班背景

近年来,液液相分离领域迅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编辑技术在其分子机制探究、关键结构域确认、蛋白间互作、蛋白定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原位敲入及邻近标记技术等复杂技术正成为相分离领域研究的基本工具。详见:学研论坛 | 原位插入&邻近标记驱动的相分离研究新范式-直播预告!

然而,据估计,超过90%的科研研究人员针对相分离领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环节仍面临诸多瓶颈,许多实际问题缺乏可靠的解决路径。在广泛听取一线科研人员的反馈后,许多人明确提出:亟需一个将前沿理论与实用操作相结合的培训项目。大家希望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

“杞梓计划”自2023年8月17日发起,截至目前已有2年有余,建立初期该计划就承担了完善“国内基因编辑细胞质量标准”以及“减少科研经费浪费”的理念,已吸引大量科研单位/个人和企业的加入。由此计划所产生的“杞梓标准”对中国基因编辑细胞的质量体系建立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参与“杞梓计划”的相关企业所发起的“杞梓基金”更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的基础科研。

在面对国内基础科研在基因编辑技术更新换代“缓慢”以及新领域(例如相分离等)新技术的学习推广的需求,“杞梓计划”正式发布“杞梓实训认证”系列实操长期培训班。进一步加快国内基因编辑技术在科研端的普及和推广,放弃传统“慢病毒”,逐步掌握国际主流的“CRISPR RNP”方法,同时,期待该培训班将在相分离、iPSC、类器官、邻近标记、蛋白降解等新兴领域提升技术培训的水平去缩短国内外的研究差距。

 

#杞梓实训 | “相分离&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实战班:理论深度结合实操【第1期】

#技术专题|内源性N/C端原位插入技术:助力相分离(LLPS)定位等研究!【收藏】

#技术专题|邻近标记技术:打开"LLPS相分离研究"的“隐秘角落”!【收藏】

#技术专题|TurboID邻近标记技术助力液液相分离(LLPS)动态互作网络研究!【珍藏】